最近的夢總是深刻清晰,在夢中,似乎已完成將要寫的系統規劃與程式邏輯,南柯一夢嗎? 但夢境卻非常真實,卡住的關鍵,突然茅塞頓開,按圖索驥照著同樣的邏輯進行,沒想到還真行得通

雖然不是什麼重大的難題或關卡,但需要分析釐清的部分竟然在夢中完成,乍醒時只覺意外,半夢半醒之間,究竟是醒著還是作夢,唯一能確定的是,晚上沒好好休息的下場,黑眼圈黑到發青


  人在熟睡的時候,大腦皮質處於高度抑制狀態,所以不會作夢,如果在將要入睡或將要醒來時,大腦皮質處於半抑制狀態,所以外界的聲響,還可以傳到大腦,使大腦皮質活動,這時候就會作夢。
  人體有一個精神平衡機制,在日常生活中人體受到任何精神壓力,無法紓解的時候,在睡眠時腦部會分泌一種二氧化氮的元素,驅動後腦延腦大腦之間的平衡,人就開始會作夢,她的原理就好像電腦的重整程式,重新排列電腦達到最佳化的組合。因此精神壓力少的人比較不會作夢,精神壓力大的人比較會作夢,作夢後會忘記的人,比較容易自我紓解壓力,作夢後不會忘記的人,比較不容易自我紓解壓力。
  作夢像是啟動了大腦某部份的驅動程式,將被儲存在腦中、關於情緒的片段記憶一一展現。「就像是你的大腦告訴你,我知道什麼東西發生了,但是我不知道它代表什麼。」哈佛醫學院睡眠研究專家史蒂克高指出,找出藏在這些記憶背後的意義,便是大腦在夜間的任務。比方說有時我們會發覺,白天困擾不已的答案,竟然可以在睡夢中獲得解答。另外,科學家也發現,出現所謂創傷症候群的人,通常有睡眠情況不佳、時常睡眠中斷,亦即沒有作夢的人。心理學家認為,作夢提供了某種心理療傷的方法。

《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知識+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ul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