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禪寺內的大佛殿,為中國已知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,創建年代不詳,重建於唐建中三年(782年),距今已有1200餘年。
 
在五臺山的第三天,一早順著路線先去參觀了清涼寺,接著來到位在五台縣西南李家庄的南禪寺,這是額外加入的特別行程,大家都很期待。
 
師傅向這位大哥問路中
 
從這右轉沒錯
 
滿地泥濘,下過雨嗎?
 
爬上一段小坡後,終於抵達
 
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
 
等待地陪交涉後,管理人員開了東跨門的入口讓我們進入參觀
 
側邊的小門貼了春聯
 
大殿開鎖中
 
正門
 
 
期待~
 
南禪寺坐北朝南,東西寬51.3米,南北長60米,佔地面積3078平方米,為四合院型,寺內分東、西兩院,共有殿宇6座,除主體建築大佛殿三間是唐代原物外,山門內的四合院中,有東、西配殿,即建於明代的龍王廟和建於清代的觀音殿、菩薩殿,東跨院為僧房,也是明、清時期的建築。

 
大佛殿為寺院主體建築,面寬和進深都是三間,而內裡卻是一大間,是單簷歇山頂建築,共用十二根簷柱支撐殿頂,牆身並不負重,只起間隔內外和防禦風雨侵襲的作用。四周簷柱柱頭微微內傾,四個角柱稍高,使得層層伸出的斗拱翹起,大殿既穩固又俏麗,是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。
 
 
 
 
 
 
漂亮的木構建築及屋簷,讓我繞著四周轉了幾圈
 
重點文物,攝影機全程監視中
 
 
南禪寺為非正式的村佛堂,為廳堂型結構,並建造了等級較低的歇山頂,符合當時的中國古代的封建等級標準。
 
找尋南禪寺資料的時候,看到一段分析探究其能完整保留的原因:
「這樣一座唐代建築為何能夠完好地保存下來?答案應從三方面去找。
從地勢和氣候上說,這裡高而背風,較為乾燥,有利於木構建築物的完好保存;從所處地理位置上講,南禪寺遠離寺廟最集中的台懷鬧區,藏於偏僻山鄉之中,不太引人注意,所以能夠躲過唐代以後歷次大規模滅法和刀兵之劫;最後還要歸功於當地人民群眾的精心保護,免去了可能發生的其他人為破壞。正是這幾方面的原因,從而使南禪寺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。解放後,國家對古刹極為珍視,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,撥專款進行維修,進而使南禪寺得到了更好的保護。」
 
 
團員們和管理人員討論著
 
 
 
令人驚喜又具有歷史價值的南禪寺,若有機會來到五臺山,可順道來此參訪一番。
 
 
文字引用、延伸閱讀:
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-中华木结构网
五台山--南禅寺-佛教五台山
山西五台南禅寺-百度百科
南禪寺-維基百科
南禪寺-蹤橫山西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ul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